美术教育是小学基础课程之一,是基础教育的要紧组成部分,是培养全方位进步的、建设具备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的跨世纪人才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学科。那样小学美术教育应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是合乎生活规律的、与其内容和谐统一的、丰富独特的又让人愉悦的具体形象。大家认识美、发现美就需要有鉴赏能力,而人的鉴赏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经过后天的培养和练习。且爱美是人的天性,对正在成长的少年儿童来讲,表现尤为突出。通过审美的教育,能使学生运用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办法,去辨别真假、分辨善恶、判断美丑。所以大家的美术教育有较多的审美内容。
2、应该培养的造型能力
“型”是美术教育的基础,也是美术的根本内容和主要方法。“型”的好坏直接关系美术作品的好坏,一幅好的美术作品一定有一个好的造型。而这个造型又包含了两种状况:一种是整幅的结架构型。这是一种比较大范围的造型,就如大家写作文用什么内容来表达思想感情一样,同样的思想内容可以用不一样的形状物体来表示。如:同是表达人的愤怒,可以用一个人的面部的表情直接表达,也可以用人的举止和周围的物体组合来表达。又如:同是表达冬季,有些人可能直接用大雪纷飞来表达,也有人用穿着棉衣、棉帽的人来表达等。不一样的内容、物体就有不一样的结架构型,也有不一样的组合造型。如何把这类物体组合到一块才美呢?这是大家教师需要强调的问题。另一种是单个物体的造型,每个物体都有不一样的形状,但大家可以总结成几种几何图形。如:长方形(长方体)、正方形(正方体)、三角形,圆形等。在实物中大家可以把日常的大多数房屋、书本、课桌看作长方体;大家的手脚四肢、树木的枝干可以看作圆柱体;大家的整个头可以看作是蛋形的圆;牡丹花可以看作圆形等。这是物体的整体形状,在大家学习画画时,教师需要先教会学生知道物体的大体造型,然后再去分小的部分的造型。如:大家画小汽车,可以把小汽车看作一个长方体,确定大小地方,再来确定它的门、车轮的大小地方等。如此就不会出现变形和太大的比率问题。
3、应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也是大家美术教育的一个要紧环节。每个成功人士都是想象力很丰富的人,特别是画家、诗人、作家、科学家、天文学家,他们一定有非普通人的想象力,才有今天的收获。想象力的培养在美术教育有较多地体现,如:依据一个场景、一种现象、一个季节、一首诗歌,让学生画一幅想象画等。又如:让学生用泥捏人的喜、怒、哀、乐,都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在实物绘画中,大家也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特别是大家小学生,不可能画得和物体完全相同,也不需要和物体画得完全相同,如此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想象力。
4、应该培养学生的色彩能力
色彩是美术教育中绘画的基础,要想学好绘画,色彩常识是必不可少的。色彩是表现物体形状的重点,当然这里的色彩不单单红、蓝、绿、黄、紫等,它还包含黑白、没色彩对比,形状是表现不出来的,如在同一幅画中,假如有十个物体都用红色或蓝色画,这类物体是非常难表现出来的。特别是在色彩的明度和亮度上假如拉不大距离,这类物体是不可能在画中不同开来的,就好似在黑暗中看物体一样,什么也看不到。所以大家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色彩的能力,如色彩的明暗、深浅等。国内的墨本就只不过黑色,但在绘画中却分深浅五色,可见色彩在绘画中的重要程度。而且色还可以表达人的不同情感、性格等,所以色彩在绘画中是非常重要的。
5、应该培养学生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美术创作的最后结果,美术创作的最后好坏决定于表现手法的好坏。由于好的绘画,色彩倚赖于形状中,好的形状又要用好的手法来表现。不一样的绘画有不一样的表现手法,水彩有水彩的表现手法,水粉有水粉的表现手法,国画有国画的表现手法,就是同一类绘画,画同一样物体也会个人有个人不一样的表现手法。但作为一些常见的、普通的表现技法,教师是应该培养学生的。